青少年憂鬱


哈囉!各位朋友,我是黃怡禎醫師。今天要講的主題是:「青少年憂鬱」。

我主要是從心理學、與親子互動的角度,跟大家分享這幾年我在臨床學習的觀察與體驗。

 

先說第一個重點:

青少年面對各種人生進階題,又經歷生理性的「腦內風暴」,真的很不容易

 

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,「青少年」這個登大人的時期,真的不容易。這個階段,有好幾個人生課題需要進階:包括學業與重要的考試,生涯興趣的探索,他們需要更多的自我認識、學習時間管理。另外,身為子女,與父母關係的變化需要調適,面對不同的人際關係,有不同的角色要學習調適與切換。還有,因為性生理的成熟、他們會面對不同性別角色之間的相處議題...等等。

然而,在這些課題之下,還有另一個生理性的「腦內風暴」,在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狀態。

這些「腦內風暴」包括:性賀爾蒙的波動、還沒完全長好的前額葉、活躍的大腦邊緣系統、以及大腦對多巴安的渴求。這幾個因素綜合在一起,常常讓青少年的情緒反應特別大、他們沒辦法在這種狀況下客觀理智的判斷,做出適當的決定、去執行。青少年常常在衝動之下,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反應,一下子就行動出去、造成很難收拾的結果。

在這個階段的青少年,混合生理、與心理兩方面的大變化,他們是非常、非常不舒服的,常常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,父母也不了解青少年為什麼會這樣想。身為父母的,需要知道青少年在這個階段,因為生理方面的限制,在行緒與思考上,常常身不由己。有許多情境,需要大人與專業人員的輔助。

 

第二個重點:

青少年憂鬱的心理因素,可以歸結成一個關鍵字:「挫敗感」

而形成挫敗感的原因有兩個:

  1. 過度的被保護與介入;

  2. 理想我與真實我的差距

 

挫敗感的原因之一:過度的被保護與介入

這是現在這個世代的青少年、包括再大一點的年輕人,很普遍的現象。我們這一代教養孩子的方式,與上一代是不一樣的。我常常在門診對父母說:你們對孩子「太好了」。對孩子「過度的好」就是問題所在:父母為孩子做太多,什麼都準備好,非常的細心,捨不得孩子吃苦,為孩子擋掉該遭遇到的困難。父母都希望孩子負責任,但常常不知道如何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,也捨不得讓孩子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後果,孩子當然沒有機會學會負責任。孩子沒有機會去試誤學習、承擔做錯事情之後的自然後果。簡單來說,有點像是「溫室裡的花朵」,這樣的人生真的有點慘。

真相是,孩子需要在嘗試、探索中認識自己、得到經驗;遇到困難的時候,嘗試去解決問題、去適應;面對抉擇的時候,學習去掙扎。這是痛苦的,但卻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可以得到最珍貴、最好的禮物。

如果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沒辦法去探索、去嘗試,就無法感受到「有能感」,覺得自己很無能,進入挫敗感之中。沒有各種嘗試的話,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、不喜歡什麼,問他想做什麼、想要什麼,常常都說「不知道」,這個也不想要、那個也不想要。

這時的父母常常會很惱怒,覺得自己做牛做馬,做盡了一切,孩子卻是草莓族,不能體會別人的辛苦,無病呻吟,這裡面雖然有一部分真相,但還有另一部分真相是:因為孩子被剝奪了嘗試與掙扎奮鬥的機會,他們受困在各種「無能感」「無意義感」「無價值感」裏面,想走也走不出來,只能用各種躺平、擺爛、對立反抗、生病...來逃掉這些痛苦感受。憂鬱只是結果之一而已。

那該怎麼辦呢? 

因為每個孩子的特質與處境都不一樣,解法都不同,以下只簡單說明大原則:

原則就是:父母需要試著放手,讓孩子離開舒適圈,去學習面對現實、去掙扎、做出選擇,然後,去面對這個選擇要承擔的後果。聽不懂,對不對?這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懂得的,我推薦兩本書:「為孩子立界線」、以及「立界線,得自由」,這兩本書,父母與孩子都適用,相信你會從中得到很多領悟。

 

挫敗感的原因之二:理想我與真實我的差距

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,會無意識的內化父母對自己的期待,變成是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」。

青少年想要成為的樣子,就是所謂的「理想我」,常常與自己實際的樣子(就是「真實我」)差距過大,差距過大的時候,就會產生挫敗感。持續的累積挫敗感,就越來越無力、沒自信、怕挫敗而不想做,或覺得不管怎麼做都沒有用,憂鬱症狀就開始出現。

其實,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現況,從旁協助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,用加分的方式來看待孩子的各種努力,看到孩子的亮點,看到孩子值得被肯定的地方。